关于《沈万三遗事》
沈万三(一作万山)是元末明初“雄赀钜族闻海内”的大富豪,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所谓“南京沈万山,北京枯树,人的名儿树影儿”(《金瓶梅》中潘金莲语),而不少书上则记载沈万山是昆山周庄人,后来定居于金陵。
关于沈万三的致富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因为他意外地获得了一个“聚宝盆”,有说是他的儿媳给他带来了“财运”,有说是张三丰授予了他烧炼黄白之术,有说他的钱财“得之吴贾人陆(德原)氏”,还有说是因为他梦见北斗七星降落在他的小船上,也有说是因为他善于经营对外贸易及渔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沈万三的最终结局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些说法无疑十分荒诞,有些则值得探讨,比如他的经商成就以及他和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间的矛盾。明代有不少人在著作中将沈万三与昆山顾仲瑛、武进倪云林等富豪相提并论,比如焦竑之的《国朝献征录》、朱国祯的《开国臣传》等。近代也有学者将陆德原、顾仲瑛与沈万山视为洞庭(太湖)地区的巨商,且沈万三从事对外贸易(通番),商业活动的覆盖面更广,尤其值得重视,这些记载都不是空穴来风。然而,正史中关于沈万三的资料比较鲜见,数百年来流传于世的关于沈万三的传说大多存在于民间故事以及戏曲、曲艺等通俗文化之中,而通俗文化的传播力和渗透力极强,故沈万三其人其事的影响也较大,从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学者对沈万三进行研究,沈万三的家乡昆山市也成立了“沈研会”,这对于探讨苏州地区的商业文化之形成及沿革是非常有益的。
在馆际交流中,昆山图书馆得知常熟图书馆馆藏有民国徐兆玮辑录的《沈万三遗事》手稿,此书从杨循吉《苏谈》、俞樾《茶香室续钞》、孔迩《云樵馆纪谈》、徐复祚《花当阁丛谈》、田艺蘅《留青日札》、朱国祯《涌幢小品》以及王世贞《锦衣志》等数十种前人著述中撷取了大量关于沈万三的传说资料,内容非常丰富。
辑录者徐兆玮(1867~1940),字少逵,号倚虹、逮秋生,晚年号虹隐,江苏常熟何市人。祖籍昆山,清康熙年间迁居常熟。徐兆玮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中进士。再次年恩科补行殿试,任翰林院庶吉士,越明年,授职编修。民国后,当选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国会众议院议长等职。1917年曹锟贿选,徐兆玮拒官南归,从此无意政治,关注乡事,办过学校,协办了常熟图书馆,接替丁祖荫主持修纂《重修常昭合志》等等,为地方做了不少事情。
徐兆玮一生致力于著述,著作及编纂多达百余种,《沈万三遗事》即为其一。经两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双方合作,将该手稿重新整理,经反复揣摩、断句、标点及多次校对,编印成内部参考资料,希望能对沈万三研究工作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同时体现了馆际合作的成果,也为昆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增添了一份宝贵的资料。
由于手稿是小字抄本,字迹不甚工整,文言文无标点无段落,其中还夹杂了不少难以辨认的异体字且有多处修正改动,这给整理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限于整理及校对者的水准,差错恐难以完全避免,这是需要说明的,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评论